十佳教师韩晶:让更多“第一目击者”成为急救“第一响应人”
2023年10月
当青岛大学校报学生记者走进医学部护理学院韩晶的《急救与自救》课堂时,她正在讲台上盈盈微笑着,用温柔的话语传播急救知识。
自开设《急救与自救》课程起,韩晶就有着明确的初衷:让更多“第一目击者”成为急救现场的“第一响应人”。据韩晶介绍,当需要急救时,专业的医护人员往往并不在现场,因此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身边人是否具有相关技能、能否把握住急救的 “黄金时间”就成为重中之重。“‘第一响应人’多一个,‘响应’早一秒,就极有可能为重症伤病员赢得更多的希望。”
这门通识选修课经常被学生们 “一抢而空”,韩晶也因此有了持续开课的动力,并不断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2021年,《急救与自救》获批省级一流课程,上线 “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程资源免费对外开放,韩晶说:“这样我们的线下课就有更多时间来实操了。”在线下课堂,韩晶也探索出了急救现场情景模拟、案例推演、汇报、操作实训等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和考核方式。令韩晶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学生的一次情景模拟:“有自备的警戒线、有现场嘈杂的背景声和救护车的鸣笛声、有详尽的分工和脚本,还有自己制作的检伤卡片和简易担架。我很欣慰看到了他们的细致准备,更欣慰的是我看到了未来‘第一响应人’的模样。”今年,课程创新考核方式,韩晶让学生自己制作急救宣传视频并在自媒体平台发布,让更多人受益。同时,韩晶也面向全校组织校园急救大赛,带领学生开展急救培训志愿服务,努力推动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校园氛围。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韩晶教学团队编写了《守护生命“救”在身边》科普丛书。在采访现场,韩晶从书架上拿起了这套书中的其中一册,热情地介绍道:“全书共有儿童篇、青少年篇、中老年篇三册。我们还特地将晦涩的专业知识编排成了简单易懂的故事,形成漫画和九宫格的形式,以此方便读者阅读掌握。”
教学空暇之时,韩晶也会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进行急救知识科普,在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市社科联的组织下,对企业、学校、社区的非专业人员进行急救培训。谈到这里,韩晶分享起了前几年在乡镇卫生院做培训的经历。他们开车穿过农田和村路,对一家乡镇医院的职工进行急救培训,培训结束后两天,院方发来好消息:他们救活了一名突发心脏骤停的村民。那件事让韩晶和整个团队从心底更加坚定了将急救知识普及给更多人的决心。
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教师,韩晶也不断向学生传递着“学成为民,救死扶伤”的使命与责任。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她带领护理学院南丁格尔志愿团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安全宣讲、急救培训等志愿活动。早在2019年就获得中国护士志愿精神贡献奖的韩晶,在谈及护士的贡献精神时说:“护士的职业精神与‘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相通的,这也是我要求学生时刻铭记于心的职业标尺”。除此之外,对于“医者仁心”,韩晶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急救本来就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所以我对专业学生的期望远不止于此。我希望他们不仅自己掌握,还要将专业知识传播出去。”
学习生活中,韩晶总能给学生留下多面的印象:是笑语盈盈,也是沉着稳重;是热情温暖,也是幽默可爱。护理专业2021级研究生王荔歆心中的韩晶自带“母亲光环”:韩晶不仅在学习、实践为她指点迷津,更在生活中亦师亦友。“疫情封校期间,老师常常会问我们储备的物资够不够;‘首阳’发高烧的时候,老师特意熬粥为我补充体能,告诉我应对新冠肺炎的经验方法。”王荔歆带着感激回忆和韩晶相处的点点滴滴。除了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关怀备至,韩晶对学生的影响也藏在生活里的角角落落。护理专业2021级本科生杨旋说:“老师朋友圈里热爱生活的痕迹,对我的影响也非常深刻。老师经常在朋友圈发她拍的花草、山海、光影,用来做屏保都是绝对可以的。”
谈及自己的二十余载医护之路,韩晶感慨颇深,出生于医学之家,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中理解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1992年,考上山东大学的韩晶进入了护理专业,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现在的专业教师岗位。今年,韩晶度过了自己的第二十六个教师节。护理专业2021级研究生侯佳雨说,老师对急救知识宣传的奉献精神让她印象深刻,哪怕是教师节的当天也依然到军训场上对六个团的新生进行急救知识科普,指导他们的急救操作。当和学生们谈起这件事时,韩晶幽默地说:“劳动最光荣,今天是教师劳动节嘛!”
▼往期精彩回顾▼
△新高!ESI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58位!
青岛大学
—QU_1909—
图文来源 / 青岛大学报
青岛大学学生会 青岛大学医学部
编辑 / 邹雅裕审校 / 张嘉晴 孙若童 孙馨月 武桐萱责编 / 魏喆吉 王沛然新浪微博:@青岛大学